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 学时:128学时 讲课学时:128学时
总 学分:8学分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 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大学一、二年级全校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林少娜,郑李茹主编.《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9年.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
健美课程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子课程之一。健美是指人的健康强壮的身体所显现出审美属性。人体有对称的造型、均衡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坚强的骨骼,匀称的四肢,丰满的躯体,弹性的肌肉,健康的肤色,这是形体美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是人们追求人体美的一个综合的标准。健美运动通过器械练习,从而塑造人的形体美。健美课程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目的
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健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健美运动的培养,达到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体育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体育比赛。
2.运动技能:熟练掌握健美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大学期间学会自我健身和指导他人健身方法;形成个人体育专长。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及指导他人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课程的任务
1.使学生基本掌握健美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训练计划的制定及练习方法、健美营养学、健美比赛及裁判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通过学习锻炼在短期提高其身体素质、改变身体形体和生理机能、使其向健美标准靠近,并培养其终身从事健美锻炼的习惯。
3.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术教育的同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政治思想、文化学习、体育锻炼三者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1)体育的功能,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方法和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与方法。(2)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及自我医务监督。(4)个人健身计划制定原则与方法及身体健康自我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1)对体育的功能、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认识和理解。(2)对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的理解。(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4)对个人健身计划制定原则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与方法对促进个人健身锻炼的实际意义。(2)如何在个人健身锻炼中依照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进行锻炼。(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的实际运用方法。(4)个人健身计划书写基本格式与及个性化的编写内容。
教学要求:理解
学时分配:8学时,每学期2学时。
2.专项理论
教学内容:
(1)健美运动概述:①健美运动的起源与发展;②健美运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③健美运动教学任务与要求;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2)健美训练的原则;
(3)健美训练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健美运动基本技能和健美运动锻炼方法。
教学难点:健美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健美运动的专项技能。
教学要求:掌握、会正确操作。
学时分配:8学时,每学期2学时。
3.专项实践
教学内容:
健美技术、技能练习以及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主要有:(1)臂部肌肉锻炼方法,(2)肩部肌肉锻炼方法,(3)背部肌肉锻炼方法,(4)腿部肌肉锻炼方法,(5)胸部肌肉锻炼方法。(6)组合练习方法。
教学重点:健美运动技术的掌握,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难点:健美运动动作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健美身体锻炼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有效应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操作及应用。
学时分配:96学时。第1、3学期,每学期20学时;第2、4学期,每学期28学时。
4.速度滑冰
教学内容:(1)速度滑冰简介、锻炼价值及其注意事项。(2)学穿冰鞋,滑冰基本站立姿势介绍,失掉重心后的自我保护。(3)滑冰小步走,左右脚蹬冰直线滑行,减速和停止基本技术,弯道滑冰技术。(4)速度滑冰完整技术(直道技术、弯道技术、起跑技术和冲刺技术)。
教学重点:速度滑冰直道技术、弯道技术、起跑技术和冲刺技术的掌握。
教学难点:直道技术与弯道技术的有效衔接。
教学要求:掌握、会正确操作。
学时分配:16学时。第1、3学期,每学期8学时。
(三)学时分配表
健美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学 年
|
一
|
二
|
学 期
|
1
|
2
|
3
|
4
|
基础理论
|
2
|
2
|
2
|
2
|
专项理论
|
2
|
2
|
2
|
2
|
专项实践
|
20
|
28
|
20
|
28
|
速度滑冰
|
8
|
|
8
|
|
合 计
|
32
|
32
|
32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