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 学时:128学时 讲课学时:128学时
总 学分:8学分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 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大学一、二年级全校所有专业
选修课程:足球
参考教材:林少娜,郑李茹主编.《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9年.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
足球课程是大学体育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足球课程的教学有很强的锻炼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能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并可以此为手段,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课程的目的
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足球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注重足球运动教育功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足球运动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具有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足球运动美的能力,养成学生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作风、文明守纪品质、竞争合作意识。
2、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价值并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组织足球业余竞赛、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
3、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组织足球活动的实践能力,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4、发挥足球运动对促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的任务
通过足球选项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足球运动概述、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教学理论与方法、足球训练理论与方法、足球竞赛与裁判工作,足球运动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了解足球知识和规则,能够欣赏高水平足球比赛。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1)体育的功能,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方法和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与方法。(2)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及自我医务监督。(4)个人健身计划制定原则与方法及身体健康自我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1)对体育的功能、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认识和理解。(2)对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的理解。(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4)对个人健身计划制定原则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与方法对促进个人健身锻炼的实际意义。(2)如何在个人健身锻炼中依照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进行锻炼。(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的实际运用方法。(4)个人健身计划书写基本格式与及个性化的编写内容。
教学要求:理解
学时分配:8学时,每学期2学时。
2.专项理论
教学内容:足球运动概述、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足球运动锻炼价值和规则裁判法。
教学重点:足球基本知识和足球专项身体锻炼方法。
教学难点: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足球专项技能。
教学要求:掌握、能够将理论用于实践。
学时分配:8学时,每学期2学时。
3.专项实践
A.基础班
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战术
球性练习;控制与支配球;运球与运球过人;踢球;接球;抢断球;头顶球;掷界外球;守门员技术;短传、运球练习和几种“二打一”配合练习;进攻,防守战术练习。
(2)身体素质
专项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
一般身体素质:有氧健身跑;综合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足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练习。
教学难点:足球基本技、战术合理运用;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要求:掌握、操作及应用。
学时分配:96学时。第1、3学期,每学期20学时;第2、4学期,每学期28学时。
B.提高班
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战术
球性练习;掷界外球和头顶球;射门与守门员技术;传控、接控技术;控制与支配球;传运配合能力;进攻中的摆脱、跑位、踢墙式二过一、斜传直插二过一、直传斜插二过一,交叉掩护二过一、破紧逼战术;防守中的选位、盯人、紧逼与保护、补位;前场三区进攻战术、中场三区攻守、后场三区区域防守战术、常见比赛阵型。
(2)身体素质
专项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
一般身体素质:有氧健身跑;综合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足球的基本技术和足球战术分类及战术教学与训练。
教学难点:足球战术意识提高和足球技、战术合理运用;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要求:掌握、操作及应用。
学时分配:96学时。第1、3学期,每学期20学时;第2、4学期,每学期28学时。
4.速度滑冰
教学内容:(1)速度滑冰简介、锻炼价值及其注意事项。(2)学穿冰鞋,滑冰基本站立姿势介绍,失掉重心后的自我保护。(3)滑冰小步走,左右脚蹬冰直线滑行,减速和停止基本技术,弯道滑冰技术。(4)速度滑冰完整技术(直道技术、弯道技术、起跑技术和冲刺技术)。
教学重点:速度滑冰直道技术、弯道技术、起跑技术和冲刺技术的掌握。
教学难点:直道技术与弯道技术的有效衔接。
教学要求:掌握技术要点、技术应用与实践。
学时分配:16学时。第1、3学期,每学期8学时。
(二)学时分配表
足球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学 年
|
一
|
二
|
学 期
|
1
|
2
|
3
|
4
|
基础理论
|
2
|
2
|
2
|
2
|
专项理论
|
2
|
2
|
2
|
2
|
专项实践
|
20
|
28
|
20
|
28
|
速度滑冰
|
8
|
|
8
|
|
合 计
|
32
|
32
|
32
|
32
|